在圈兒內盛行一句話:“和田好玉出且末”,引得與新疆于田礦爭論不休!“且末料”說熟悉大家很熟悉,無論在哪里都可以聽到玉商對你說:“我這是且末糖、且末青白、且末糖白等等?!?;要論陌生,問起什么是“且末料”竟然連其意思都不知曉,總之一句話:只要帶了且末兩個字的玉,都是好玉!
什么是且末?
可能不熟悉剛入圈兒或者對玉石還不太熟悉的人,對“且末”兩個字就是陌生的,且末其實代表了且末縣。
且末縣是我國第二大縣,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部,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北麓,塔里木盆地東南緣。有些人可能會想:“既然都是新疆的地區,肯定離著和田縣特別近!”,其不然,雖然都是新疆地區,但地大物博的新疆可能會顛覆你的想象!且末縣距離和田縣有615公里,開車大約需要11個小時!
而所謂的“且末料”,也就是大名鼎鼎且末縣的礦產資源了!且末縣年產和田玉山料80-100噸,年產量為整個新疆和田玉百分之七十的產量而穩居和田玉的原料基地。這里是和田玉的主產地,尤以山料為多。
是山料的且末料為什么這么貴?
如果要用籽料和山料來衡量一塊玉質的好壞,那就大錯特錯了!雖然且末料為山料,但是質地細膩優良,且末料密度高,油性好,玉質干凈細膩,是和田玉山料里玉質接近籽料的。
說到這里,也不得不提到說了無數遍的事情:“不要過分追求籽料!”,俗話說的好:“英雄不問出處”,為什么大家追求籽料?是因為籽料油性強,糯性足,盤玩效果佳,既然有能滿足這些條件的山料,那何不樂得開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呢?
且末料的優點就是適合盤玩了!
如何鑒別且末料?
一,且末料透感強!
首先,我一定要鄭重強調:“這里不是說的你們所謂的‘水頭’!水頭是說翡翠的,越透越好,和田正好相反,越緊密越像油脂越好!”
“那你說的透感是什么?”
和田的透感,指的是吃光性,越吃光的料子在太陽光線底下是會起類似“熒光”的。好的料子吃光不透光,是好和田的代表特征!如果實在想不到,只能自己慢慢去“品”了。畢竟科普文只是懂得的一些經驗的人去總結的,如果只靠科普文去將玉石吃透,那是不可能的!
二,裂痕多!
且末料雖是山料,產量較大,但是裂紋多。所以市面上見到的且末料大多是小件,以吊墜居多;如果有人可以拿出來一整只“”的且末料鐲子甚至擺件,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千萬不要鉆價格的空,白白扔學費!現在好的且末料每公斤高達五萬元的價格,現在的市場90%都為俄糖料,其中只有一成才是正宗的且末料!
三,且末料多伴有糖色!
無論是且末白,還是青白,且末料和糖色仿佛割舍不了,相依相偎。糖色也仿佛是且末料的標志性,也造成了市場上只要看到糖料就想和且末沾邊,撈且末的錢~!
且末糖白的糖色多明亮艷麗,白色也可達羊脂級。是出了名的“以糖為好,以白為貴”,行內俗稱“高糖白”,因此其價值之高也是不容置疑的。
總之,理論只是紙上談兵,還有很多一時之間想不到的東西沒有全面的表達出來,大家不能僅僅依靠文字內容而感覺成為了“大師”,還需多多接觸實物,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標準!